星期五, 3月 24, 2006

3/23【基督的最後誘惑】(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)

了快一個月的稿子,也該有個了結了吧(煙)~

今年四月有個新聞,說是一份《猶大福音》的古柯普特語古抄本首次公開於世,而這份手稿的重要性在於,替過去視為背叛耶穌的猶大平反,認為是耶穌自己要求猶大把自己交給羅馬當局,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位能理解耶穌的門徒。面對這項神學的新論證,包括教宗在內的教會系統都表示該部乃是「偽經」,並堅信新約四大福音裡的敘述。(相關新聞可參考基督新報的報導)

我不是基督教徒,對聖經的故事雖略知一二,但牽涉到基督教及聖經的發展歷史,以及基督教教義的辯證可就是門外漢了。而這部由Martin Scorese導演的【基督最後誘惑】,正巧也呼應了上述新聞的論點。事實上這部片並非僅繞著猶大打轉,這個根據Nikos Kazantzakis小說改編的電影探討的是更宏大、更嚴肅(當然也就更爭議)的論點:耶穌的「人」性,以及因為這份人性而遭逢的誘惑與試煉。

就 我的理解,故事裡對耶穌的描繪一開始是很凡人的,有些怯懦,講話行事都缺乏了點自信,甚至對妓女抹大拉也懷有愛慕(或性慾?)。但經過荒野的沈思之後, 耶穌開始改變態度,轉而以積極地態度領導眾人對抗羅馬當局,也開始行神蹟以宣揚上帝。但儘管如此,他仍然懷疑自己是否堪當上帝親選的兒子。包括羅馬政府的 軟硬迫誘、門徒之間的主從關係,在在考驗著耶穌,甚至在被抓的那天,他仍徬徨地問著上帝:為什麼是我要犧牲?

被釘上十字架後,耶穌哭喊著天父為何背棄了他,而天使也聽到了他的憤恨,因此幫他解救了下來,讓他恢復凡人的生活,娶妻生子,不再背負上帝旨意的重擔。但此時,最後誘惑才真正考驗著他...

Willem Dafoe的演出當然沒話講,特別是後來面對試煉的痛苦掙扎表情更是讓人動容(都快讓我忘了他在【蜘蛛人】裡的壞模樣)。Harvey Keitel飾演的猶大也很搶眼,活脫就是與耶穌爭論教義及行事風格、甚至施壓於耶穌,讓他確信道路的那個樣子。

從《達文西密碼》、到猶大福音的問世,聖經的權威性也逐漸遭質疑,這是世紀末的異象?還是基督教威權的崩解之端?

Ref1:台灣聖經公會
Ref2:Bilbe Gateway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